要想寶寶長得好,這幾個春季養(yǎng)生秘笈要知道!
《黃帝內經(jīng)·素問》記載:“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贝禾熘魃?,萬物以榮,是小兒養(yǎng)生的好時機。
小兒的生理特點是“純陽之體”與“稚陰稚陽”。小兒生機蓬勃,發(fā)育迅速;同時,小兒的體質稚嫩,機體各方面均未發(fā)育成熟,無論在物質基礎和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這也正與春季旭日東升、草木方萌之氣相吻合。
所以,要想孩子在春天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就要掌握好這個季節(jié)的時令性,順從春天的特性,盡量不要去做違逆春氣的事情。孩子的機體若能在春日里得到改善充盈,則能為“夏長”做好準備,也能為孩子在青春期里迅猛生長做好鋪墊。?
在此,陽江市婦幼保健院婦孺國醫(yī)堂負責人林志興提醒,要想寶寶長得好,以下幾個春季養(yǎng)生秘笈家長要知道!
?
緩肝理脾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贝禾鞛楦闻K得令的季節(jié),而肝與脾胃直接相關。對于孩子來說,只有調理好他們飲食,讓脾胃健康強壯,才能為以后的“長”打下結實的基礎。
《遵生八箋》中提出:“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性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能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肝屬木,甘味屬土,春季肝木旺盛,易乘脾土,故食甘味能培脾,以防肝乘脾。所以小兒在春季可多食甘味和甜味的食物,如大棗、淮山、茯苓等。脾胃虛弱者,可服用參苓白術散以健脾、養(yǎng)胃、益氣。
另外,春季雨水多發(fā),孩子可適量吃些祛濕的食物,如薏苡仁。平時可適量吃富含蛋白質的牛奶、雞蛋,但不要吃或少吃含異種蛋白的海產(chǎn)類,比如魚、蝦、蟹、海貝、海帶等。還有特殊氣味的蔥、蒜、韭菜、香菜、洋蔥、羊肉,有特殊刺激性的辣椒、胡椒、芥辣、姜等,都盡量少吃。
雖說春季需“減酸”,但也不必因此對酸味食物“拒之千里”。只要做到少吃就好,并非完全絕緣。?
?
適當春捂
孩子的衣著方面遵循“背暖、肚暖、足暖、脾胃暖”等原則,增減衣物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而進行。雖然有“春捂秋凍”之說,但當氣溫升高時,孩子如果穿得過多過厚,就易汗出,腠理疏松,更易受風著涼。適當?shù)摹按何妗?,既不傷及陽氣,又可導春陽之氣外出。所以,孩子在早春時減衣不宜過急,增衣亦不宜過多。
?
動以養(yǎng)形
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閉藏,春季悄然來臨,人體內的氣血也隨著春天的到來而開始萌動,小兒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也活躍起來。此時應適當增加孩子的室外活動,多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這樣有助于舒展筋骨、暢通血脈、促進生長。
?
靜以養(yǎng)神
春季是發(fā)陳的季節(jié),人體陽氣潛藏一冬,至春日發(fā)泄,始無抑郁之患。因此,春季養(yǎng)生應調暢情志,清靜內守,保持精神愉快。肝臟負責調節(jié)人的情緒,情緒低落、煩躁易怒、恐懼、焦慮等都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父母應注意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重視孩子的情緒波動;切勿數(shù)落小孩,對孩子大吼大叫,以免增添其心理壓力。要知道,愉快的心情與和諧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生長和發(fā)育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孩子平時應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早睡主要是養(yǎng)陰,早起有利于養(yǎng)護陽氣,對生長發(fā)育很有幫助。晚上11點后,生長激素的分泌最為旺盛。孩子在這個階段進入熟睡狀態(tài),有助于長身體。
最后,陽江市婦幼保健院婦孺國醫(yī)堂負責人林志興表示,這個春天,家長可以為孩子煮些養(yǎng)生粥——黃芪百合淮山蓮子粥。
用料(參考量):淮山20g、黃芪15g、百合20g、蓮子15g、大米50 ,可適當加2枚大棗或蜜棗,以改善口感。
功效:淮山健脾,黃芪益氣,百合潤肺,蓮子斂陰;大棗還能增強健脾功能,加上百合起到酸甘化陰,養(yǎng)肝血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