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老是大聲叫嚷怎么回事?
寶寶老是大聲叫嚷怎么回事?
指導: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兒童保健科 柯海勁 副主任醫(yī)師
熙熙快三歲了,在家被寵得就像個小皇帝似的,想要什么就給什么,要是一時得不到滿足,他就開始扯開嗓門大聲地叫嚷,對于不喜歡、不愿意的事情也會用大聲叫嚷來表達自己強烈的反抗,這讓爸爸媽媽都感到非常的頭痛:一來擔心老是這么敞開喉嚨喊,嗓子會不會喊破,而且老是這樣動不動就大聲嚷嚷的,似乎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那么,該如何應對寶寶的這種大聲嚷嚷的壞習慣呢?
小寶寶的心理不像我們成人想得那么簡單,他們其實也是有很豐富、很細膩的情感的,并且隨著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后,他們的情感表現(xiàn)也會更加地豐富,但是又由于他們還不夠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樣對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后再作出行動,他們往往喜歡由著自己的情緒來。所以當聽到寶寶大聲嚷嚷時,爸爸媽媽首先要讀懂寶寶叫嚷背后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這不僅可以減少孩子長期在叫嚷過程中對聲帶的損傷,而且在兒童心理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對兒童的一些不良行為和心理問題進行及早干預,還有益于充分發(fā)展兒童的智能、情緒、情感和意志等,維護和增進兒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那么,寶寶在哪些情況下會喜歡采用叫嚷的方式呢?
1.寶寶感覺被忽視了:寶寶都特別希望能得到大人的關(guān)注,這不僅是他們的一種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一旦他們感覺到自己被父母忽略時,就會因缺乏安全感而采取攻擊性行為或者大聲嚷嚷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此達到重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有些家長,特別是在生了第二個寶寶之后,就感覺到大的寶寶開始變得動不動就喜歡大聲嚷嚷、喜歡跟父母唱反調(diào)、喜歡欺負弟弟妹妹等。其實,很多時候他們也只是想給爸爸媽媽發(fā)出一個信號-----你們把我冷落了!
2.寶寶受到了壓力:寶寶如果在幼兒園受到老師的批評,或者跟其他小朋友不能好好相處時,都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壓力,但是,又由于他們年幼缺乏處事的經(jīng)驗,他們不能自己去解除這種內(nèi)心的壓力,當積累的壓力過大或者持續(xù)的時間過長時,寶寶就會開始變得暴躁起來,便會采用叫嚷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其實這是寶寶的一種情感宣泄方式。
3.寶寶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是希望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或者是希望父母不要管束著他們。比如,有些小孩想要某種東西,如果父母一時不能滿足他的要求時,他便會大聲嚷嚷以企圖父母可以妥協(xié)。還有一些小孩,當他們在投入做某件事時,如果被父母打斷了,他們憤怒的情感就會通過大聲嚷嚷等發(fā)脾氣的方式發(fā)泄出來。
應對策略:
1.多加強親子溝通:爸爸媽媽每天都應該抽一些時間與寶寶溝通,如每天抽空跟寶寶聊聊天、講講小故事、玩玩小游戲等,通過準確地了解寶寶的情緒,及時安撫他。特別是一些計劃生育二胎或者已經(jīng)生育二胎的爸爸媽媽們,也是要特別注意安撫第一個孩子的情緒,不能因為顧著小的就忽略了大的,可以讓他(她)參與進來一起照顧弟弟或妹妹,讓他們在與父母一起照料弟弟妹妹的過程中感受到作為哥哥姐姐的責任感。
2.跟寶寶講一些淺顯易懂的道理:當孩子能夠聽懂話語后,家長就要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給孩子講一些易懂的道理,對于寶寶只是想試圖通過叫嚷來達到某種不合理要求時,父母應該要及時遏制,并且處理時態(tài)度一定要鮮明,用自己堅定的語言和表情讓他了解到父母不是因為他的叫嚷而妥協(xié)的,那么,寶寶就會迅速對自己的情緒作出調(diào)整。當寶寶情緒穩(wěn)定后,爸爸媽媽還要跟寶寶再談談,并就這件事情教導寶寶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3.對于一些因為受到挫折等而引起的叫嚷,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適當?shù)貙⑦@些負面的情緒發(fā)泄出來,比如讓孩子將內(nèi)心的委屈傾訴出來,或者是通過玩具、游戲等方式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教孩子學會用正確的方式來宣泄內(nèi)心的壓力。
4.學會反饋和體會寶寶的感受,而不要總是告訴他“沒事的”、“不怕的”之類的話,這實際上是對寶寶情緒的一種否定,更恰當?shù)膽撌歉嬖V寶寶“我知道你現(xiàn)在很生氣,因為我們忽略你了”之類的能夠反饋寶寶情緒的話語,寶寶感覺自己被爸爸媽媽所接納了,情緒自然也就會緩解了。(通訊員:彭文斌 林惠芳)